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

 李向东   2019-10-11 09:50   1406 人阅读  0 条评论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复生,林彪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东北野战军司令员要职,杰出指挥了四平、新开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特别是指挥了庞大的辽沈战役,消灭蒋军如秋风扫落叶,标榜战史。

  解放战争中林彪也常“将在外而军令不授”,独断专行,与毛泽东中央军委发生磨擦。

  在四平战役中,他不顾军委死守四平电令,力陈不可死守的理由,在蒋军突破了四平外围阵地,部队面临危险、四平难守的关键时刻,林彪决策并指挥部队撤退,贯彻了我军打不赢就走战术,从而保住了有生力量,为未来的军事反攻创造了条件。

  在辽沈战役伊始,林彪从战术角度出发,认为先打长春之敌然后顺风南下追击歼敌打击溃战胜算更大,拒不听从毛泽东先打锦州,将蒋军在东北就地歼灭的战略方针,迫使毛泽东费尽笔墨,往来电文竟达七十来封,终于说服林彪这头“犟驴”,南下锦州,歼敌四十七万漂亮地完成了任务,将红旗插遍了东北大地。

  一九四八年底,林彪挥师入关,会同华北聂荣臻部,武力解决天津,和平解决北平,成功指挥了平津战役,歼敌六十余万,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基础。

  一九四九年三月,林彪任人民解放军力量超强的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先后正确指挥了湘赣、衡宝、广西、广东和海南岛战役,为全中国大陆的解放又立卓越功勋。

  在解放战争中,林彪也有同毛泽东相左的战略和战术分歧。

  在占领和争夺东北的斗争中,身在前线指挥的林彪屡次向毛泽东、中央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促使毛泽东和中央的战略方针由“独占东北”到“让开大路”的转变。

  抗战胜利以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派出十万大军、两万名干部,包括二十多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火速奔赴这块具有重大意义的黑土地。在如此强大的阵营中,林彪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这一最重要的职务。

  中央和毛泽东对东北的战略方针是御敌于关门之内,抢先独占东北。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九日,毛泽东和中央致东北局的电报指出:“我党方针是集中主力于锦州、营口、沈阳之线,次要力量于庄河、安东之线,坚决阻止蒋军登陆及歼灭其一切可能的进攻,首先保卫辽宁、安东,然后掌握全东北,改变过去分散的方针。”但是,实现这一方针是非常困难的。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官杜聿明亲率两个美械军抵达山海关,于十月二十五日发起攻占山海关的战役。是役一直进行到十一月十五日,守关的东北人民自卫军终因力量对比悬殊,不得不退向关东。“御敌于关之内”的计划宣告失败。

  十一月十五日,中央军委又电命彭真、林彪集中七万兵力,“由林彪或罗荣桓亲自去指挥,举行反攻”,最后歼灭已出关的国民党三个军。林彪于十一月十九日从沈阳赶到锦州,准备在辽西三角地带与杜聿明决战。但是,参战的主力迟迟未能到位,敌军长驱直入,直达锦州城下,“决战”成为空话。

  林彪经过缜密的思考,向中央军委发电,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他在十一月二十二日致中央军委及东北局的电报中,列举了我军的种种劣势和面临的困难之后,提出:“我有一个根本性意见,即:目前我军应避免对敌各个击破,避免仓促应战,应准备放弃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人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

  林彪的这封避免锦州决战的电报,得到中央军委的理解和同意。但又令他调动兵力,在“敌侧后消灭敌之一两个师,迟滞敌之前进。”林彪作了部署,然又因主力部队尚未到达,这场预计的歼灭战不战而罢。十一月二十六日,锦州失守,辽西走廊东门洞开,毛泽东和中央所定的“独占东北”计划落空了。

  下步怎么办?在十一月二十二日林彪的“根本意见”电报中,实际上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放弃在辽西决战的企图,我军撤往辽宁腹地,把铁路沿线让开;二是整训部队,待机再战。

  几天之后,即十一月二十五日,东北局向中央提出了<<对满洲工作的几点意见>>。陈云等人的意见与林彪的意见基本相同,只是更系统了。

  正在延安养病的毛泽东,认真阅读了林彪等人的建议。经过深思熟虑,他于十二月二十八日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提出:我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是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在国民党已占或将占的大城市和交通干线的情况下,这种根据地应建立在“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

  在林彪、陈云等人的积极建议下,毛泽东和中央终于把党在东北的战略方针由“独占东北”改成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这一方针,为东北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日后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争夺四平的战役中,毛泽东提出:“化四平为马德里”,“不惜重大伤亡”,“死守四平”。在前线指挥的林彪虽有不同意见,仍听从了毛泽东的决定。

  实践证明,四平战役得不偿失。

  一九四六年一月,国共在关内实现停战以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估计,东北地区经过谈判也有实现停战的可能。为了争取在谈判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毛泽东要求东北民主联军集中兵力“在我完全防御有利条件下(退避三舍后)给进攻之顽军坚决彻底歼灭之打击”,并指出“这是历史新阶段中的最后一战,将会决定东北今后大局”,“要不怕最大牺牲求得这一作战胜利”。

  林彪对东北实现和平的前景以及“最后一战”的提法,是有不同看法的。一月五日,他曾致电中央并东北局,提出“国内和平是否完全可靠,如完全可靠,则我东北部队目前集中力量作最后一战;如不可靠则分散建立根据地,准备应付敌人之明攻”。一月十五日,林彪再次致电中央并东北局,指出“此次和平协定的实质,实为蒋之一大阴谋”。林彪的基本思路仍然是“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但是,林彪还是服从了毛泽东、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部署。林彪统率东北民主联军,依据中央决定,乘苏军已从中长铁路撤军,而国民党还滞留于西满的有利时机,在三月中旬攻占四平,四月中下旬先后攻占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重要城市。至此,中长铁路的开原以北段全部处于我军控制之下,形成了背靠北满,依据内线迎击大举北进的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态势。

  中共拿下四平、长春、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城市,是为了在东北实现停战的谈判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但是,在实际上却激起了蒋介石更大的贪欲和报复之心。蒋介石到处鼓动说,四平乃是“党国命运所系”,“没有四平就没有东北。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是从政治需要出发,在四平的决战难以避免。

  四月十八日,蒋军发起对四平的猛烈进攻,四平保卫战开始。在此前后,毛泽东连连电命林彪,要“不惜重大伤亡(例如一万至两万人)”阻滞敌人北进,要“死守四平,寸土必争”,甚至提出“把长春变成马德里”,“化四平街为马德里”。马德里是西班牙首都,该城军民在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九年浴血奋战,顽强抗击德、意入侵,因此闻名世界。

  毛泽东的这些决策,实际上暂时改变了他原来制定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方针,从“两厢”又回到了“大路”,在“大路”上与蒋军殊死争夺。

  开始,林彪并不认为毛泽东在四平、长春一线同蒋军死打硬拼是明智的。在四平保卫战前夕,即四月十一日,他曾致电中央并东北局,就防守四平问题谈了自己的意见:在蒋介石继续增兵东北的情况下,我固守四平和夺取长春的可能性和东北和平迅速实现的可能性均不大,因此我军方针似应以消灭敌人为主,而不以保卫城市为主,以免既不能保卫城市又损失了力量,造成以后虽遇有利条件并不能消灭敌人。

  同一时期,黄克诚也致电中央,认为在敌我力量悬殊太大的情况下,坚守四平有极大困难。

  然而在战斗打响以后,林彪于四月十八日向中央致电:“敌已开始直接进攻四平,我守军决战至最后一人!”

  四平之役血战一个月,打得十分残酷。蒋军伤亡万余人,民主联军也伤亡八千多人。五月十八日,林彪急电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如实报告说:“四平以东阵地失守数处,此刻敌正猛攻,情况危急。”他陈述了理由,并于当日下午组织部队撤出四平。

  毛泽东没有因林彪没有“死守”住四平而责怪他。相反,复电林彪称:“四平我军坚守一月,抗击敌军十个师,表现了人民军队高度英勇顽强精神,这一斗争是有历史意义的。”

  什么“历史意义”呢?实践做出了回答: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我军如果不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其结果必然是人地两失。

  毛泽东决策发动了辽沈战役,但先从那里打起?毛泽东与林彪之间出现分歧和争论。毛泽东后来曾感叹:“战锦方为大问题。”

  东北战场的决战,主要是消灭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据点中的蒋军力量。

  但是,仗先从哪里打起呢?

  早在一九四八年二月七日,毛泽东曾电问林彪:“你们上次电报曾说锦州方向无仗可打,该方向情况究竟如何?”并以商量口吻说:“如果我军能完全控制阜、义、兴、绥、榆、昌、涞地带(即锦州地带),对于应付蒋军撤退(关内)是否更有利?”

  林彪则担心主力从北满南下,远道攻打锦州,如攻不下,敌援军一到,将陷我军于被动地位。所以,他再三提议先打长春。毛泽东复电表示同意。但是,五月下旬,东北野战军以两个纵队试攻长春,发现长春并不像预期那样容易攻下,遂改用围困之策。七月二十日,林彪报告军委说:“我军仍以南下作战为好,不宜勉强和被动地攻长春。”毛泽东当即回电表示同意,并指示他们加紧政治动员和准备军粮,以使战役在八月打响。为配合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线作战,毛泽东于八月三日在西柏坡召见聂荣臻和杨成武,组建华北第三兵团,命其完成“东北打,华北牵”的任务。

  可是,八月八日和十一日,林彪、罗荣桓和参谋长刘亚楼联名致电中央军委,先是提出东北主力行动时间须视杨成武部行动迟早才能确定,后又提出南进所需粮食无法解决,难定出动时间。毛泽东接电后,颇为不满,八月九日和十二日回电说:“你们应迅速决定并开始行动,目前北宁线正好打仗,你们所谓你们的行动取决于杨成武的行动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关于粮食问题,“两个月前已指示你们努力准备。两个月以来,你们是否执行了我们这一指示只字不提。现据来电,则似乎此项准备工作过去两个月全未进行,以至现在部队无粮不能前进”。对于杨成武部似乎一切皆不成问题。毛泽东质问道:“你们这样对于战局有何利益?”

  在毛泽东的严厉批评下,林彪终于做出决定:尽力争取早日出动,南下攻打锦州北宁线。

  九月七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命令发电给林、罗,明确指示: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锦州、山海关、唐山一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毛泽东指示的关键和要害是:拿下锦州,关死东北向关内的大门,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九月十日,林、罗态度明确地电告了具体部署和战役发展的前景,说:“锦州是敌薄弱而又要害之处,故沈敌必大举增援,长春敌亦必乘机撤退。故此次锦州战役,可能演成全东北之大决战,可能造成收复锦州、长春和大量歼灭沈阳出援之敌的结果。我们将极力争取这一胜利。”林彪的这一部署和分析,与毛泽东的意图相吻合,使毛泽东十分高兴。毛泽东于九月三十日复电说:“决心与部署均好,即照此贯彻实施,争取大胜。”

  按照这一部署,林彪亲率东北野战军主力,迅速在北宁线发起攻击,切断锦州与关内和沈阳之间的联系,形成对锦州的包围态势。蒋军没有想到林彪有此行动,眼看切断其通往关内的大门,立时慌了手脚,内部争吵不休。蒋介石亲飞北平,调集五个师,并决定放弃烟台,抽出第三十九军,经海运到葫芦岛登陆,组成援锦东进兵团。十月二日,蒋又飞沈阳,命廖耀湘兵团西进援锦。

  林彪得知这一情况后,心想“预备了一桌菜,来了两桌客人”,深恐打锦州时陷入沈阳,葫芦岛两大援敌的夹击中,因此,攻锦决心再次动摇。

  十月二日深夜,林彪口授一封向军委的电报,经罗、刘阅读后发出。该电提出,由于援敌新情况的出现,下步行动有两个方案:一是“锦州如能迅速攻下,则仍以攻锦州为好,省得部队往返拖延时间”。但实现这一方案有许多困难,没有把握。二是回师打长春,打长春获胜“把握大为增加,但须多迟延到半月到二十多天时间”。最后说:“以上两个方案,我们正在考虑中,并请军委同时考虑与指示”。

  电报虽然提出了两个方案,但其基本倾向十分清楚,即:放弃战锦,仍回师打长春。罗荣恒也再三考虑,认为不妥,于是林彪决定撤回了这个电报。

  毛泽东十月三日清晨四时先收到林、罗、刘前一封电报,十分不安。他当即复电,斩钉截铁地指出:“集中兵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又说:“五月和七月间长春之敌本来好打,你们又不敢打;现在锦州部署业已完毕,你们又因一项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又不敢条锦州,又想回去打长春,这是很不妥当的。”

  意犹未尽,过了两个小时,毛泽东又发一电,反复讲明现在战锦比发后战锦的种种有利条件,指示:“只要打下锦州,你们就有了战役上的主动权,而打下长春,并不能帮助你们取得主动,反而将增加你们下一步的困难。”

  十月四日凌晨,毛泽东收到罗荣桓拟稿的后一封电报后,才松了一口气,于晨六时复电表示:“你们决心攻锦州,甚好、甚慰。在此以前我们和你们之间的一切不同意见,现在都没有了。”

  在林彪的指挥下,东北野战军十月十四日只用了三十一个小时就打下了锦州,并围歼了蒋廖耀先兵团。十月二十一日长春和平解放。十一月二日解放沈阳。十一月九日收复锦西、葫芦岛,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林彪在他的军事生涯中,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严明纪律。例如打锦州的时候,刚好苹果熟的时候,可是林彪手下几十万大军,没有一人吃,后来受到了毛主席的表扬。

  纵观林彪漫长军事指挥生涯,虽战略上比不上天才巨人毛泽东,但在指挥方略上,创三三制、四快一慢战术,无疑是中国群星灿烂的将帅中最耀眼的明星。其常胜将军美名,为敌我双方军人认可,说林彪是伟大军事家并不为过。

  林彪在民主革命战争时期,发明了著名的六个战术原则。

  一点两面

  即集中兵力于主要攻击点突击敌人,同时以部分兵力从另一面或多面钳制并协同歼灭敌人,对敌人形成包围,不让敌人跑掉,打成击溃战。在主攻点上要采取狭窄的战斗正面和纵深的战斗配备,使主攻点的部队像尖刀和钻头一样,突破敌人的防线并向纵深发展。这是强调要打歼灭战,并将战术具体化。

  三三制

  是指一种疏散形的进攻战术。我军每连三个排,每排三个班。林总指出:战斗时每个步兵班还可以再分为三个战斗小组,每组三至四个战士,在村长的指导下,以疏散机动、小群的战斗队形进行战斗,以减少伤亡,扩大战果。

  四快一慢

  四快指向敌前进要快,抓住敌人后进行准备工作要快,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敌人开始溃退后追击时要快。一慢指总攻发动时机要慢。慢的时间要用以侦察地形敌情、布置兵力及火力,政治鼓动工作及休息。林总特别强调一慢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中外兵家未曾注意过的一个盲点。

  四组一队

  四组是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一队指突击队。同“三三制”一样,这也是说的进攻时的队形问题。林彪提出“四队一组”是为了解决攻城巷战中的战斗队形,并说明这种分组方法不受四个组的限制,不必拘束于教条,可以灵活运用。

  三猛战术

  指猛打、猛冲、猛追。

  对于所选定的主攻点上,应将各种机关枪各种炮秘密地尽量接近敌人,适当的配备起来,以便统一向主攻目标射击,并于同时猛然开火,是猛打。这种火力用法,是反对零敲碎打,把火力到处分散使用的。

  在主攻点上,火力猛然开始射击后,我军突出部队应乘此际敌人一时发呆发慌拿不出主意来不及调整时猛烈冲锋,跃然奋进,以刺刀、手榴弹向前冲击,必须建立刺刀血战的威风和随手榴弹的飞出爆炸而猛进的勇气,迅速打垮敌人的战斗意志。是猛冲。

  对于已经被我军冲动、开始溃乱的敌人,应实行猛烈追击,要一直压下去,尽量消灭敌人,求取最大战果。是猛追。

  三种情况下三种不同的攻击法。

  一种是敌人守,一种是敌人要退不退,一种是敌人退。为了有针对性地最有效地打击敌人,提出三种相应的攻击战法。

  如果敌人守,就要经过正式的准备,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后再攻击。如果敌人要退不退,我们准备好了再打,敌人会跑掉;不准备就打,又会被碰下来;这时应先将敌人围起来,围而不攻,或围而小攻,用一部分和他们打,抓住他,使他走不脱,然后准备好再大打出手。如果敌人退,就要猛追,这时不要等命令,不准备就是合乎战术,准备了反而不合乎战术,不要怕部队少!也不要怕情况不清楚。抓着打就是。当然,战役指挥员应该组织有计划的追击。

  总之,林彪在解放战争中在战略和战术上出现过与毛泽东相左是正常的,说林彪于建国战功最大、最多也是事实,辽沈、平津等战役证明,说新中国半壁河山是林彪打下也不为过,后人倾力抹杀林彪历史功勋,实为不公平、不道德之举,令人不齿。公正地讲,在打天下的众多将帅中,排在第一列战神的当属林彪、粟裕、德怀、伯承四人,而在四人中又应首推林彪元帅为第一。

本文地址:https://tomtang55.us.to/post/24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李向东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相关文章  关键词: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