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毛主席与熊向晖的对话,发人深省!

 李向东   2019-09-15 22:44   652 人阅读  0 条评论

1960年6月,毛泽东在郑州分别会见来自亚、非、拉地区的外国朋友。会见后,毛泽东在修改熊向晖起草的新闻稿时,先后把原稿中“中国人民伟大领袖”、外宾“称赞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样一些话删去,熊向晖认为这都是外宾的原话,不理解主席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动。据熊向晖的回忆,他们之间有如下一段对话:

  主席问:有什么不理解的?
  我说:昨天写了非洲朋友“表达了他们对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敬爱”,这是他们的原话,主席把“中国人民伟大领袖”这几个字删掉了,说是“要不得”。今天写了拉丁美洲朋友“称赞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也是他们的原话,也完全符合事实,我不理解主席为什么那样改。
  主席说:人家那样讲,我们不能那么写。我们搞了这些年的建设,不能说没有成就,说“伟大成就”就不符合事实。“一穷二白”的面貌还没有改变,有什么“伟大”呀!
  我说:成就“是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的”,这符合事实吧?
  主席说:为什么一定要说毛泽东的领导呀,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就取不得成就了?这是唯心史观,不是唯物史观。我把唯物史观 概括成一句话,叫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实践证明,过去打仗,靠的是人民;现在建设,靠的还是人民;一切成就都来自人民自己的努力。你不赞成?
  我说:唯物史观并不否定杰出的领导人的作用。
  主席说:这是半截子唯物史观。领导人和人民不能分开,也不能等量齐观。我讲了 ,今天你也写了,“人民是决定的因素”,领导人不应站在人民之上,不应站在人民之外,必须站在人民之中,是人民的一部分。所以,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其中包括了你们,也包括了我。如果脱离人民,做官当老爷,那就不能包括。总而言之,必须突出“决定的因素”,突出人民,决不要突出个人。
  这个对话的深刻道理,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牢记的。只有这样,正确处理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确立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权力的主体,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才能够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摘自2013年第12期《前线》杂志 原题:把毛泽东倡导的为人民服务坚持到底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教授)

  附:

梁柱:要把毛泽东倡导为人民服务坚持到底

  1944年9月5日,中共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不幸牺牲。毛泽东在中直机关举行的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学习和发扬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为人民服务”这一高度的思想概括,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共产党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同以往的任何运动作了科学的区分,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所以具有这样的历史特点,能够担负起推翻旧世界,建设为绝大多数人所有的新社会,这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认定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正因为这样,一方面,无产阶级失去了任何生产资料,是一个一无所有的阶级,对他们来说,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斗争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因而有很强的革命性。另一方面,正由于它们是大工业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能够组织起本阶级的力量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自身的利益而奋斗。由上可见,为人民服务在价值取向上,正是体现了无产阶级运动和无产阶级政党这一新的特点,也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应当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有过“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为群众服务”、“为人类服务”等提法,但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是毛泽东的一大贡献。如前所述,他在为悼念张思德而作的《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中,深刻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思想,明确地向全党、全体工作人员提出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要求。1945年4月,他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出发点。取得全国政权后,为人民服务也就成为人民政权及其工作人员的根本宗旨。1957年3月,毛泽东在济南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员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相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智慧和他们的未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也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个人同群众的关系,密切地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1960年6月,毛泽东在郑州分别会见来自亚、非、拉地区的外国朋友。会见后,毛泽东在修改熊向晖起草的新闻稿时,先后把原稿中“中国人民伟大领袖”、外宾“称赞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样一些话删去,熊向晖认为这都是外宾的原话,不理解主席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动。据熊向晖的回忆,他们之间有如下一段对话:
  主席问:有什么不理解的?
  我说:昨天写了非洲朋友“表达了他们对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敬爱”,这是他们的原话,主席把“中国人民伟大领袖”这几个字删掉了,说是“要不得”。今天写了拉丁美洲朋友“称赞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也是他们的原话,也完全符合事实,我不理解主席为什么那样改。
  主席说:人家那样讲,我们不能那么写。我们搞了这些年的建设,不能说没有成就,说“伟大成就”就不符合事实。“一穷二白”的面貌还没有改变,有什么“伟大”呀!
  我说:成就“是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的”,这符合事实吧?
  主席说:为什么一定要说毛泽东的领导呀,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就取不得成就了?这是唯心史观,不是唯物史观。我把唯物史观 概括成一句话,叫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实践证明,过去打仗,靠的是人民;现在建设,靠的还是人民;一切成就都来自人民自己的努力。你不赞成?

  我说:唯物史观并不否定杰出的领导人的作用。
  主席说:这是半截子唯物史观。领导人和人民不能分开,也不能等量齐观。我讲了 ,今天你也写了,“人民是决定的因素”,领导人不应站在人民之上,不应站在人民之外,必须站在人民之中,是人民的一部分。所以,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其中包括了你们,也包括了我。如果脱离人民,做官当老爷,那就不能包括。总而言之,必须突出“决定的因素”,突出人民,决不要突出个人。
  这个对话的深刻道理,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牢记的。只有这样,正确处理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确立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权力的主体,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才能够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他强调,树立一切为了人民的观点,首先是为工人和农民,他们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我们执政的基础。他们的状况如何,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关系极大。他认为,要依靠人民群众,首先要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切实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他提出,“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人也不行。”他要求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要树立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这不但要以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体现群众的意愿,为群众谋利益,而且要把这种群众观点内化为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每一个干部都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先做群众的学生,再做群众的先生,以保证党的领导的正确。毛泽东倡导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强调“智慧都是从群众那里来的”。他说:“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他又说:“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在集中和坚持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这是前一个方法的组成部分。从许多个别指导中形成一般意见(一般号召),又拿这一般意见到许多个别单位中去考验(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告诉别人也自己这样做),然後集中新的经验(总结经验),做成新的指示去普遍地指导群众。”在这里,他把“群众—领导—群众”、“个别—一般—个别”与“实践—认识—实践”完美地统一起来。这种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都建立在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这一坚实的基础上。

  因而,正确认识人民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及其所蕴含的伟大力量,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前提和认识基础。在毛泽东看来,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就要树立正确的无产阶级的权力观。他认为,党和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群众是这种权力的真正主人。“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正因为这样,“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所以,共产党、人民政府同广大人民的关系,是“鱼与水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是“血肉联系”而形成的有机体。这是我们的力量并获得胜利的源泉,是共产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列宁曾说:“劳动群众拥护我们。我们的力量就在这里。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不可战胜的根源就在这里。”毛泽东同样是把人民群众作为权力的主体来考虑的。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他指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关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随后他又进一步指出:“共产党员在政府工作中,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老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

本文地址:https://tomtang55.us.to/post/236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李向东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相关文章  关键词: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