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就军事将领来说,从指挥能力而言,粟裕绝对堪称奇迹。
粟裕本来是被当做偏师使用的。抗战结束的时候,共军确定的几个主要战场中,没有粟裕的份,山东和东北是重中之重,是必须要全力先拿下的,这从当时的人员配置就可以看出来。
抗战结束后,解放战争开始前,先确定林总去东北,所以从山东大量抽调部队去东北,同时把新四军主力大量抽调去山东。后来东北情况有变,林总临时改调东北,陈胖调山东。
这样,留给粟裕在苏中的其实没有多少主力部队,任务也主要是在外围牵扯,以免出现国军对山东根据地形成围攻之势。他的任务就是策应山东战场,这当然是把他当成偏师来用。
换成其他人,这时候就得收拢部队,准备带着部队和敌人兜圈子了。但粟裕却不,他认为,咱们在苏中打起来,能打赢就是对山东最大的支持。这就有了苏中七战七捷,崭露头角。
粟裕好不容易在苏中稳住了基本盘,如果山东能够顶得住,华东战场的局势就会好转。但山东顶不住了,陈胖一天几封电报催促,让粟裕快到山东来指挥打仗,不然山东形势很危险。
粟裕到了山东,没有了外线策应,成了被国军围着打的被动局面,共军全面内线作战。这时候粟裕还是不慌,摆开架势,且战且退,一点一点消灭国军在华东的机动兵力。
一直打得国军就是进攻也只能以防御姿态推进,每天只前进一点点,谁也不敢冒头,生怕被粟裕抓住咬一口。到孟良崮战役的时候,国军相互之间距离已经保持的很紧了,七十四师离最近的国军甚至只有二十公里,却仍然被粟裕抓住机会,吃掉了。委员长的心头肉,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就这么香消玉殒。
山东的内线作战形势还是没有完全改观,根据地的资源日益紧张,中央命令山东分兵,一部分到外线去寻找战机,一部分继续在内线坚持根据地,粟裕去了外线。
部队分开了,粟裕手上的机动兵力少了,但他还是能不断寻找战机,消灭敌人。先是豫东战役,然后是莱芜战役,再是济南战役,一点点的啃,积小胜为大胜,仗越打越大,目标从一个师、一个军逐渐发展到八到十万人的兵团,华东国军的机动兵力终于被打得没多少了。
这时候中央认为要先争取东北全面胜利,为了避免华东国军增援东北,要把国军引向江南,于是命令粟裕率领一个小兵团下江南,去打游击。粟裕又说,不着急,咱们可以在淮海打一仗,把敌人的有生力量消灭在长江以北。
于是有了淮海战役。而且,本来是计划打个小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兵团就可以了。但打起来以后,淮海战役的规模越来越大,粟裕围住了黄百韬,外围的六十多万国军就是不敢来救,只想着撤。杜聿明到徐州的时候,手上能够调动的部队三个兵团,三十万人以上,就是不敢积极救援。
当然,最后是谁也没能跑得了,先是黄百韬兵团,接着是黄维兵团,最后是用几乎只有两倍于敌人的兵力围住了杜聿明的三十万人,而且最终还真的就全歼了。
要知道,一般打歼灭战,最起码也要三倍于敌人的兵力,才能包围。但粟裕就是敢。其实就算是围住了,杜聿明一开始也认为粟裕吃不掉自己,他还有机会坚守待变,因为他认为真正能够消灭他的是四野,而四野入关还得经过平津,还早着呢。结果是粟裕提前就把他结果了。
甚至在豫东战役的时候,粟裕手下也就十来万人得兵力,打完区寿年,黄百韬开救援,粟裕胆大包天,就想上去吃可黄百韬。要不是胡琏拼命救援,黄百韬兵团在豫东战役的时候就直接报效党国了,都不用等到淮海战役。虽然黄百韬逃出生天,但也脱了一层皮,主力被歼接近一半。
总的来看,华东战场,尤其是粟裕的部队,在中央心目中实际上始终都是偏师,要么是外围牵扯,要么是主动出击给根据地减压,都是这种任务。但粟裕逆天改命,硬生生把一个偏师发挥出了主力都达不到的作用。
和林总在东北相比,东北战场得到的几乎是共军能够拿出来的最好的资源,因为这是必争之地,而且是必须首先取得全面胜利的地方,所以东北必须要赢,赢也是应该的。
而华东一开始得到的资源其实并不多,中央也并不是当成主力使用,甚至到1947年下半年之后,粟裕的地位还是和刘邓,陈谢差不多,都是用来牵扯敌人主力的。
但粟裕却每次都能把自己变成主力,每次都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消灭敌人,而且仗越打越大,一直到提前和国军再淮海战役中决战,加速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粟裕就属于这种难求的一将,因为他是可以以一己之力改变整个战场态势和战争走向的。这种人别说是在共军高级将领中,就是在近现代史上,也算得上首屈一指。
尤其是他临机应变、捕捉战机的能力,堪称毛主席军事思想学得最好的学生。豫东战役中,形势一变再变,粟裕的决心也跟着变了几次,胃口也越来越大了。这种行军用兵的诡谲和多变,和毛主席在四渡赤水时候的指挥如出一辙,为共军高级将领中所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