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有个长篇叫“处女地”

 汤树东   2009-06-17 09:28   1348 人阅读  0 条评论

  我隐隐有一种惆怅,觉得涅日达诺夫到底是被忽悠了:为自己并不信仰的事业奔命,为并不爱自己的女人私奔,为不切实际的感情里出现“第三者”而自杀……命运之于他似乎是“多余的”,他像漫无目的地的浮萍,凭一文不值的激情去荡闹!而他之于命运也似乎是“多余的”,不因为别的,正因为他的寻短见,最终饮弹自尽!
  
  读罢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处女地》,感叹实在良多。
  
  如果这是一部在老学究眼中是完美的小说的话,它不会给人这么多的头绪,作者在书中涉及正处萌芽状的“革命”,涉及正处发展期的“爱情”,涉及日益矛盾化的工人与贵族、商人与贵族、觉悟者与不觉悟者等的思想冲突,故事情节不复杂,但呈现的则是多维度的精神余绪与启示。而我只觉得里面的爱情写得精妙独到,这是一个关于有第三者出现的“爱情”以及因爱情失败而自杀的好小说。
  
  玛利安娜是我在书中最为厌恶的人物,马舒林娜比她更为可爱;有时我还觉得,在文学角色层面,那个巴克林刻画得比索洛明更生动活泼,生活中巴克林这样的人其实要比索洛明可爱可亲;涅日达诺夫则俨然书生才子,才情十足,是怀春时节众女孩极致追捧的对象,然而涉及到现实、人情的练达,索洛明的沉着稳实,干练能干,却是像玛利安娜这类“准女强人”所喜好的,像男人般的她与女性化了的涅日达诺夫相爱是危险的,事实也确实如此,他被遗弃了,玛利安娜跟了索洛明。
  
  而我之所以厌恶玛利安娜,在于她的不真实,对涅日达诺夫不说真话,其爱上索洛明是不体面的,而且有点不文明,她一脚踏两船,叫人寒心,而涅日达诺夫最终的自杀却更多因为突然发现自己处心培育的感情里出现了“第三者”索洛明,而索洛明比他,我说的是社会阅历方面,强不知多少倍,他根本就不是对手,觉得自己无能、多余,那种况味却只能真正经历过“三角关系”的人才明白,这到底是一种屈辱,涅日达诺夫是“可怜”的代名,若用中国的古训“朋友妻不可欺”来形容和衡量朋友间的背叛的话,那么涅日达诺夫更是遭受了朋友的背叛之苦,索洛明也因为成为横刀夺爱者,其爱情显得多不体面呀!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涅日达诺夫气质的人,我们只要明白自杀的动机有将近百分之九十是因为爱情的失败就可猜到,那些因情自杀者不是他们不坚强,不知反抗,而是因为一时的不被理解,或者误解得不着充分的沟通,无法释怀,感着自己的活着是多余的,才勇敢地自寻短见,世人每每谴责自杀者的不自爱,其实涅日达诺夫何曾不自爱呢。如他写的《睡眠》一诗,却显示了他的另一种思想觉悟,他在遗信里写的“我并不怕坐牢,只是怕为自己并不相信的信仰去坐牢。”让我们惊喜地发现了涅日达诺夫有着珍珠般的思想与玫瑰花般的情感。
  
  然而,涅日达诺夫毕竟是凭籍直觉去生存的人。当现实打碎了他的梦,也即又没有给他安排一个位置的时候,他就会惶恐失措,我倒对玛利安娜十分的厌恶,这个女人毫没给涅日诺夫什么,除了幻想与恐惧,他是利用了涅日达诺夫,而涅日达诺夫的爱,却被她给背叛了。
  
  唉别说了,这种你爱他他爱别人的事,人间有太多这样的不公平了。马舒林娜爱着涅日达诺夫,而涅日达诺夫却只当她为朋友,去爱玛利安娜,玛利安娜却最终爱上了索洛明。最终这条感情链因着涅日达诺夫的自杀断了,对于玛利安娜与索洛明,我们只能安慰之以“有情人终成眷属”。屠格涅夫这部长篇小说中,我们应该明白更多关于爱情微妙的智慧,里面都一一说破了。
  
  其实,女人会可怜怯懦的男子,却只限于可怜,也就是说,女人不会因为怜悯而去爱,但是男人可以因为怜悯而去爱,这是一位前辈思想家无意中说出的真言,用于解释《处女地》里尴尬的三角关系,显得贴切不过。女人到底是爱坚强,能干的男人,在两种男人之间,那个被她们认为比较坚强的,肯定会获得女人的芳心,——《天龙八部》里的马夫人爱上乔峰,而不是马大元,其实就是一样。马利安娜最终选择索洛明去爱也就是这么回事。
  
  只是涅日达诺夫因为爱而自杀,实在是不值!因为玛利安娜并不爱他,他是因着空洞而自杀的,而在他的死亡里,我们似乎看见了玛利安那胜利的微笑,这或者也是世间的一种无硝烟的惨酷吧。(文/汤树东)

本文地址:https://tomtang55.us.to/post/3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汤树东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