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电影《我这一辈子》有感

 网上转载   2012-03-03 19:06   1257 人阅读  0 条评论
  “唉哟,我这一辈子哟”      “我”是一个困顿半生的巡警,这辈子委曲求全,到头来终究换得个家破人亡、冻死街头的下场,临死前回想这一生,发出这一句唏嘘中又透露着悲怆的叹息。      这是石挥于1950年自导自演的【我这一辈子】,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我在碟市久寻不获,前些天终于在广州购书中心购得,这晚正襟危坐,观瞻了这部可以说是具备中国现实批判主义的佳作,也终于明白这部电影何以称伟大,石挥何以称伟大的原因。      电影改编自老舍的同名小说,用一个人的一生浓缩了一个时代,塑造出旧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辛酸,在叙事上采用“我”这个第一人称,用“我”的口,“我”的眼,乃至一生的经历描绘出一幅20世纪初中国社会百态的画卷,道尽了世态炎凉。大量的对比手法几乎贯穿全片,不断的凸显旧社会的种种不公和底层百姓的无奈和退让,片头的讲述北京的宫殿楼阁到贫苦百姓生活的对比;官太太买了几十双鞋,还不满意,穷人家的鞋却都穿破了;官太太买了瓶五十块钱的香水,      穷人家为了抓药,卖了孩子也才三十块钱等等。百姓们苦苦等待着政权的更迭能换来安稳的日子,但到头来却是“城头变换大王旗,百姓不改蝼蚁命”,有钱的阔死,没钱的穷死,“我”的步步退让,委屈求全终究也换得个家破人亡。虽说只是小人物困顿的一生,但石挥却拍出了史诗的气魄,电影的许多技术在现在看来很粗糙,但又恰恰成就了影片偏向现实主义甚至是记录片式的质感。年龄跨度40年,一个愤懑却又无奈,一个想抗争却又柔弱的“我”,石挥本人更加奉献出了中国电影史上最出色的表演之一,奠定了本片经典的地位。      观【我这一辈子】,思石挥,欲哭无泪,徒然叹息而已。      其实石挥本人的人生也颇具悲剧色彩,才华横溢的他不甘迫害,自杀而死,至今仍令无数影迷扼腕叹息。      石挥---中国电影、话剧演员、电影导演。原名石毓涛(1915--1957),天津市人。1937年到上海后,先后参加了中国旅行剧团、上海剧艺社、上海职业剧团、苦干剧团、中国演剧社等话剧演出团体,演出过《家》、《大雷雨》等十多部重要剧目。他还写过话剧剧本《云南起义》,导演过《福尔摩斯》等话剧,被人们誉为"话剧皇帝"。1941年进入电影界,他第一部影片是在金星影片公司拍摄的《乱世风光》中任主要角色。1947年到1951年石挥在文华影片公司工作。在此期间,他主演了12部影片,导演了3部影片,其中《我这一辈子》是他根据老舍的原著自编、自导、自演的优秀作品,此片曾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1953年以后石挥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含冤逝世。      石挥才华横溢,戏路宽广,善于刻画人物性格,既注重内心体验,又精于外在表现,是我国演技派表演艺术家的代表人物,成为中国独具风格、成就卓著的表演艺术家。1957年11月,“反右”运动中,石挥含冤而死。1979年2月,上海电影局召开大会为石挥平反。1982年3月,在意大利举办的中国电影回顾展上,法国电影史学家米特里还说:“我发现了中国电影,也发现了石挥。”1995年由广电部,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举办世界电影100周年暨中国电影90周年纪念活动中,中国电影世纪奖评委会授予石挥“中国电影世纪男演员奖”。      石挥虽与赵丹齐名,风格却有差异,有“话剧皇帝”之称的他,表演上常有“华丽”之誉,或许是因为背后有生活的功底支撑,正如张爱玲所说,“有几个人能像高尔基像石挥那样到处流浪,哪一行都混过?”姜文是石挥的头号粉丝,他在1993年去美国拜访马丁•斯科塞斯时,带去的礼物就是一盒《我这一辈子》的录像带。      让我们记住这个中国电影史上光辉的名字--石挥!(文|69362796)
本文地址:https://tomtang55.us.to/post/116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网上转载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