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荒野守护人。
11月7日,也就是立冬的前一天,“荒野守护人”通过公众号“回归荒野”爆料:《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严峻,紧邻国家自然保护区》。该文发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此事就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的重视,9日工作组已紧急赶赴中卫调查沙漠污染问题。在此西北君为生态环境部的快速行动点个赞
上图来源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截图
同时,澎湃新闻等媒体迅速跟进报道,视频如下。
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自然保护区和腾格里沙漠附近发现多处倾倒有黑褐色污染物的场地。澎湃新闻记者 喻琰 朱雷 视频编辑 吴佳颖(01:34)
新京报也发出快评:腾格里沙漠污染蔓延,企业改头换面也得理“环保旧账”(点击链接可看)。
11月9日,荒野守护人发了个简单的进展播报:生态环境部要对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做调查和污染场地组图。
其中有很多污染现场的照片。文末也有很多人留言。在大家都关心污染物到底是什么,关心是企业还是当地政府该为此次污染事件负责时,我留意到了文中的两张照片:
这两张图大家有注意到吗?环保志愿者连手套都没戴!!!
我敢说,他也没有戴口罩!
以往这样的事件中,环保行动者总是把问题揭露给公众,然后默默转身,去推动下一个问题。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故事、关心他们在背后做了些什么。
(感谢朋友圈中这位记者朋友)
我想,也许我们除了关心污染事件,也该关心一下冒着危险、前去调查、并将事实公之于众的环保志愿者——荒野守护人。所以决定给他打个电话,写写揭露腾格里沙漠污染背后的那个人。
果不其然,晚上我电话荒野守护人,他的确没有戴口罩。我这才知道,在大家欢度国庆佳节时,这个90后的小伙子和同伴前往荒漠调查污染。
他告诉我,这些黑色的污染物是“有毒有害化学品,有苯系物、酚系物……是很多化学品的混合物”。太长了、太多了,我没记全。我一方面暗自佩服他这个非科班出身、半路做环保的志愿者变得越来越专业,一方面担心他的安全和健康。
我问“你有没有戴口罩?”
“戴口罩根本没用,除非是防毒面具。”
……
沉默了一下,我只好说,“好歹戴一个好点的口罩啊,不要再当炮灰了!”
“没办法啊……”
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无奈,“确实当了炮灰……做了几年环境污染干预,身心疲惫,这样下去我恐怕干不了太久了……这也是个问题……”。
电话两头都陷入了沉默。
这是他今年做的第四个大的案例。每一个,都是这样的、甚至更严重的有毒现场,冒着各种危险取证、调查、求证,有时候会被污染企业跟踪、追车甚至威胁,有时候发出文章后会收到遥远的“问候”,要求他删文章,甚至当地派出所也来他家“关心”。
贵州磷化工大气污染,2018年5月,图|荒野守护人
这是他在回归荒野公众号里公布的一些总结。但其实,这只是一小部分。很多案例需要严格保密、还不能对外公开。
我们曾经一起调查过一个危险废弃物案例,因为事发突然和偶然,我们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完全日常穿着多次在那些危废上行走、拿手取证。当时只是一门心思想找到更多的危废,想知道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完全没有想过要保护自己。后来突然意识到危险,就去买了几副线手套和一次性口罩。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后怕,万一被辐射了呢?万一得病了呢?这十几块钱顶用吗?事后新闻报道发出来后我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以至于走在路上都会时刻担心和观察……所以当他说“没办法”的时候,我深深理解,选择做环保中的污染干预,几乎意味着主观和客观条件都无法保障自身安全。
内蒙包头某钢铁厂周边,2018年5月,图|荒野守护人
除了污染现场的危险和不必要的“问候”,他还承受着低工资、甚至工资没有保障(草根民间环保组织的生存现状依然令人担忧,有了上顿没下顿),高频率的各种出差调研,而他去的那些地方,往往是被人们遗忘和抛弃的地球伤痕。为了省钱,常常能在火车过夜就绝不住宾馆,能住便宜的宾馆绝不住两三百一晚上的宾馆,能吃10块钱的面就绝不吃30块钱的套餐……看他的朋友圈,四处飘零,用“居无定所的流浪汉”来形容也不为过。
更令我担心的是,他的身体在长期密集的奔波中已不堪重负、积劳成疾,他还“死要面子活受罪”,愣是不休假看病养身体,满世界地跑,白天跑污染现场,晚上还要赶路去下一个地点,好不容易有点空闲还要抓紧写文章,还不肯告诉我们到底怎么了。只知道他疼得满脸冒汗、无法动弹,每个月都会犯……
可是,他还是个90后,还不到30岁啊!
而今年,他踏入环保领域才两年多啊!
后来的聊天中,我们“盘点”了认识的那些曾经做环境污染干预的优秀的小伙伴们和一些机构,有不少已经转身离去,要么做更安全的环境领域比如自然教育,要么离开环保圈,去做别的了。如今,一些重大污染案例的阅读量、转发量都少得可怜,圈内的支持者也今非昔比。振臂高呼、一呼百应的场景成为过去美好回忆……
这些体现在粮草上,格外刺眼。下面这张截图是他在今年一年一度99公益日后的发文:
这个战绩实在太惨,我已没有太多可说的。在慈善法出台后,境外机构的援助更加稀薄。
即使有,对于做污染干预这样的“高危”、得罪人的机构,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是意料之中的。
即使有,很多基金会对于经费的使用非常严格,大部分只支持项目经费,很少有支持人员工资的。而就算这样,机构能够支持到差旅费等行动资金,而不是让行动者自己垫付就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草根NGO的主要经费来源都“断流”了,这些全职环保行动者靠什么继续走下去?如果没有这些环保行动者在前线调研、在网络发声,谁来顶着压力揭露污染?谁来喋喋不休地倡导呼吁?谁来毫无顾忌、毫无利益地只为环境发声?谁来一心一意地守护公众和山河大地的健康?只有环保部门和媒体,够吗?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为荒野守护人在污染现场所拍)
不仅环保行动者、志愿者自己,整个社会、政府部门和公众,都应该意识到,民间环保力量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监督、推动作用,他们是无价之宝!是比腾格里沙漠污染更值得我们去关心、关怀的。这些人每年保护的环境、让国家避免的损失折算成人民币,不知道有多少万亿,为提高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带动效应、对法律和政策的推动更是多得无法计算。这些公益的声音,是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无与伦比的清风和清流!
而现在,除了情怀,让他(们)能够走下去的,最大的力量,就是社会公众的支持。不论是打赏、捐款、留言、转发,还是语言的鼓励,都是支持他(们)走得更久、更远的动力。
在荒野守护人字数不多的文章最后,他播了个小插曲:
今天有人私信我,说你们做环境志愿者的,问题解决了,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吗?会给你们钱吗? 看到这个觉得十分可笑,其实笔者在中卫做前期调研的票据都没办法处理,都放在哪儿,还想什么别的。。。 你想多了!
我想试着回复这位私信他的网友:
环境问题解决了,对环保志愿者的好处很多。环保志愿者最大的心愿和使命,无非就是环境污染得到解决。如果都解决了,我们就可以退休了,就可以去享受一下岁月静好、风花雪月,可以做点其他喜欢的事情,读读诗、做做画、跳跳舞、陪伴家人,有太多美好的事情想要做。
如果是具体的某个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了,对于我们而言,解决一个是一个,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虽然我们会离开那里,但那里的生命——不论是人或野生动植物等小生命,还是河流、空气、湿地、森林、草原、高山等等大生命——都能免受污染和毒害,获得安宁和健康。而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地方也去守护。
环境好了,不仅环保志愿者,所有人和所有生命都能受益;反之亦然,环境糟糕了,所有的生命尤其是人,都会沦为环境难民,都会受罪。能得到的好处,大概就是大家的健康、生态的和谐,和一点小小的个人成就感吧。生而为人,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吧?其他好处,我目前还想不到。
(不要迷之自信地以为我们现在的环境有多好,你看不到的污染还很多)
至于“会给你们钱吗”?
我想一定会有人给的。
有句话说,“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我依然相信公众,相信这个国家,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环保行动者,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同行者。
我愿意全身心地去投入、探索、相信。直到腾格里沙漠污染离开消失的那一天。
(这就是最大的好处)
他守护荒野,谁来守护他?
你 我 他!
欢迎赞赏,费用都给他,除了报销调研费,若有剩余再让他买点好吃的补身子。希望更多人、政府部门能够想一想,如何保护好这些环保行动者,让他们有尊严、更长久地做环保?